“要努力把產品品質從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全國勞動模范、三秦工匠、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寬厚板材料公司熱軋機主操作手郭文生的話語,如一把鑰匙打開新職工奮進之門。
4月18日,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迎來一場意義非凡的思想盛宴--省機械冶金建材系統新職工入職思政第一課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啟幕。
活動以“匠‘新’淬煉成長路‘智’啟有色新征程”為主題,作為凝“新”鑄魂?“智”造未來--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第四場示范性活動,吸引120名職工共赴這場逐夢之旅。
走進鋁業分公司“邵明海勞模和工匠創新工作室”,宛如踏入科技創新“魔法屋”。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技術能手邵明海展示電解鋁生產研究創新成果:“從節能降耗的新工藝,到提升產品質量的妙招,都是我們一次次試驗、一點點打磨出來的。”這讓在場新職工深刻感知技術創新的魅力。
陜西省技術能手王俊杰分享了他從普通天車工到技術標兵的成長歷程,參加首屆“陜有色杯”比賽榮獲省機械冶金建材系統“技術狀元”,這是無數次天車操作的精準磨礪。如今,他帶徒弟時更是傾囊相授。
“技術創新來源于一線、服務于一線。技術創新要務實,只有解決實際問題才有生命力。”在王森泰“工程師+創新團隊”工作室,多項創新獎項得主王森泰娓娓道來,生動詮釋了“小創新撬動大效益”的實干理念。
活動現場,新職工如“海綿吸水”,沉浸其中汲取養分。
“在新材料行業,技術工人沒有無法逾越的‘天花板’,技能競賽、創新突破之路永無止境。”此時,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技術能手石蕊寧正在合金分公司扁鑄錠車間,以“0.01%的精度追求”詮釋著新時代工匠精神。
車間四周,勞模先進的展板更是訴說著拼搏故事,傳遞奮進力量。
實地觀摩、榜樣引領、經驗分享的多元融合……此次“沉浸式”思政第一課,是新職工逐夢起航的強勁東風。
“在烈焰熾熱的熔爐旁、在飛轉轟鳴的生產線前,我深刻體會到‘匠心’的真正含義: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參數,都是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成果。”新職工王佳儀感慨道。
“這一課,讓我讀懂了煤業人的‘變與不變’:從‘數字藍海’到萬米井下,變的是技術,不變的是精神傳承。”新職工劉博韜表示,將以勞模工匠為榜樣,用實干、擔當書寫答卷。
“將工會思政教育觸角深植產業一線,是傳承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關鍵舉措。對于培育新時代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意義重大,不僅能筑牢職工的思想根基,更能引導廣大職工以匠心為基,激發創新活力,助力產業升級,鑄就行業新輝煌,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磅礴力量。”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王占軍說。
(原文鏈接:https://paper.sxworker.com/xpaper/news/2180/9475/75339-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