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埋頭苦干,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別樣精彩……
劉家豪就是這樣的人。從一名普通員工到地礦集團717總隊華源公司選冶廠副廠長,劉家豪扎根礦山,通過十年的學習和歷練,對選冶廠設備的性能熟稔于心,逐步成長為公司的“技術大拿”。他數年如一日的用心付出,為公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身邊人樹立了榜樣。
勇挑重擔敢擔當
釩價在經過10年低位徘徊后,于2018年沖出谷底,一路飛漲。華源公司為及時把握市場機遇,快速提高產能,決定恢復磨礦浸出工序。面對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劉家豪主動請纓,負責整個改造計劃的編制和線路施工。
劉家豪(左一)在工作現場
在改造過程中,劉家豪拿出十二分的熱情和精力,把“家”搬到了選冶廠,與廠里的技術人員同吃同住,不分晝夜,一門心思撲在改造提升工作中。同時,他常常身兼數職,處理著廠里大大小小的事務。技改的壓力,他扛下;工作的辛苦,他咽下;職工的難處,他記下。在劉家豪的帶領下,選冶廠的職工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高質高效完成了工藝的改造提升工作,為公司占領市場贏得先機。
降本增效為人先
華源公司選冶廠在浸出工段攪拌方面采用C276槳葉。高溫高酸的環境下,槳葉磨損腐蝕嚴重,使用周期僅有60天,此項生產成本極高,嚴重阻礙公司利潤的增長。
劉家豪(右一)在檢查資料
為實現公司經營利潤的持續增長,針對此類技術問題,華源公司提出“降本增效”的要求。劉家豪積極響應公司號召,提出槳葉修復利用、設備更新等多條改造建議。在與機修技術人員深入溝通后,劉家豪決定大膽嘗新,通過對廢舊C276材質槳葉拼接、修補再利用,將廢舊C276槳葉通過3片拼接補焊修補成2片,有效延長了槳葉的使用壽命,修補后的槳葉能繼續使用約40天左右。劉家豪還對破碎工段錘式細碎機錘頭進行選型試用,使處理能力從原先的1700噸提高至6100噸,極大的提高了現場操作程序處理能力。
在劉家豪的帶領下,選冶廠設備運轉方面一系列“卡脖子”問題得以解決,設備有效運轉率從65%提升至79.28%,效果顯著。
身先士卒做榜樣
工作上,劉家豪親力親為,小到每個月的材料計劃、安全措施,大到年度檢修計劃,他都要逐條審核。生產中遇到疑難雜癥找不到癥結時,他總是細心查找,對癥下藥,直到問題迎刃而解。
平時,即使沒有緊急任務,劉家豪也經常利用下班時間,主動研習先進工藝,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在精益管理推進中,他身先士卒,制作TPM設備狀態分析和風險評估,制作的球磨機點檢基準書作為模板,供其他車間參考推行。對于工作,他總是沖在最前面,一刻也不放松;對于成績,他從不自滿;對于困難和挑戰,他從不退縮,且永不服輸。他常說:“作為管理人員,要身先士卒,要求別人做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不能讓職工在背后戳脊梁骨,這樣才能挺得起腰桿做事。”
像劉家豪這樣的優秀員工,華源公司還有很多。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中,懷揣著簡單的夢想,努力發揚“扎根大秦嶺,奮戰在華源”的企業精神,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企業不平凡的發展故事。
【責任編輯:王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