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6月研究生畢業來到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鉬集團”)技術中心,屈指算來,席莎投身鉬金屬新產品、新工藝研發工作已10余年。十年磨一劍,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和攻關團隊以科技強企為己任,瞄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鍥而不舍、攻堅克難,在鉬金屬的高端應用領域取得了不俗業績,研究成果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先后獲授權專利17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5篇,榮獲省部級等獎項10余項,讓夢想在科技創新的光芒中閃耀......
薄壁鉬合金管主要應用于核電及高端溫控等領域,而國內高附加值大長徑比薄壁鉬合金管的制備技術一直處于“無人區”。席莎和研發團隊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作為薄壁鉬合金管關鍵制備環節之一-合金管坯制備的工藝負責人,為了打通合金管坯的制備工藝,為成品管材軋制提供穩定可靠的管坯,席莎在40℃左右的鍛造車間連續試驗跟蹤,認真做好每一次試驗記錄,力求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極致,常常汗流浹背也無暇顧及。為了做到成品管材質量追溯有據可依,她和團隊人員經常加班加點、挑燈夜戰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最終,在她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攻克了薄壁鉬合金管材全流程關鍵制備技術,成功開發出了直徑4-20mm、壁厚0.3-1.5mm、最大長度6米的薄壁鉬合金管材,填補了國內大長徑比薄壁鉬合金管的產品空白并獲得了核能及溫控領域用戶的極大肯定。
面對應用于爐熱場、半導體、濺射靶材等領域的高強度鉬鎢合金制品一直以來被國外制造商壟斷的局面,作為主研人員的席莎又一次投身新產品的研發中。她和研發團隊并肩作戰,從高強度、高再結晶溫度鉬鎢合金的成分設計和優化、燒結工藝控制及壓力加工等核心環節進行技術攻關。憑借著不服輸的信念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試驗失敗、一次次的方案優化再試驗后,她和團隊人員最終攻克了鉬鎢合金組織均勻性、穩定燒結及可控加工等關鍵技術,成功開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鉬鎢合金產品,獲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
作為一名具有16年黨齡的科研工作者,從事研發工作以來,席莎吃苦耐勞、敢為人先,以創新思維和科學嚴謹的敬業精神,榮摘陜西省科技獎1項、中國有色工業科技獎3項、陜西有色科技獎2項。她代表金鉬集團和項目團隊出戰的科技類賽事中,斬獲陜西省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和中國創新方法三等獎,先后榮獲獲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優秀(一級)質量管理小組、陜西省“三新三小”創新競賽一等獎及“秦創原”高價值專利大賽西安分賽二等獎。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累積而成。”這是席莎的工作信條。為此,她矢志不移、篤定前行,和項目團隊一起,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奮戰在科技攻關前沿,肩負起新時代金鉬集團科技工作者重任,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征程上勇往直前,致力于創造出更多“國之重器”,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奮斗著、探尋著......